
《兄弟》上部結構其實很蛮簡單的,兩個本無血緣關係的男孩因為各自父母的喪偶再婚而成為兄弟,兄名叫宋鋼,性格正直,弟叫李光頭,古古惑惑,像韋小宝似的。他们的父母再婚後他們成為幸福的一家四口。但文革的到來卻徹底毀滅了這个幸福的家庭....很少一本书能叫我輩又哭又笑的,笑中帶淚,淚中又为古惑主人公弄笑,气憤「红袖章」的惡形時,又被可敬的受害者的情操感动,一口气直落由頭讀到尾,今天無論如何也得把《兄弟》(下部)给弄回來。
如果在2006只能看一本小説,我頂力推介這一本(或連(下部)的)《兄弟》。
Google回來的作者简介:

余华,1960年生于杭州,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。已出版长篇小说《呼喊与细雨》、《活着》、《许三观卖血》,小说集《十八岁出门远行》、《偶然事件》、《河边的错误》以及《余华作品集》等。
《我没有自己的名字》可以和文学史上的任何优秀短篇小说相媲美,它就是像一篇经过多少代人提炼而流传下来的寓言,深刻而不庞杂、以致我们的任何阐示都显得多余。
2 則留言:
你架新手机好用吗?
AP机?几银?
我想买.
AP机,RM1680。
發佈留言